60%三丁酸甘油酯 粉末 饲料专用 丁酸甘油酯
- 发布日期: 2020-09-10
- 更新日期: 2021-08-09
产品详细说明
品牌 |
南箭
|
EINECS编号 |
无
|
CAS编号 |
|
纯度 |
各含量%
|
别名 |
三丁酸甘油酯
|
分子式 |
无
|
产地/厂商 |
湖北
|
产品英文名称 |
无
|
三丁酸甘油酯
中文名称:三丁酸甘油酯
中文别名:三丁酸甘油酯;甘油三丁酸酯;丁酸-1,2,3-三丙酯;甘油三酷酸酯;三酷酸甘油酯;丙三醇三丁酸酯;三丁酸丙三醇酯;三酪酸甘油酯。
英文名称:Tributyrin
英文别名:1,2,3-Propanetriol,tributyrate;1,2,3-tris-(butyryloxy)-propane;1,2,3-tris-butyryloxy-propane;2,3-Bis(butyryloxy)propyl butyrate;Butanoic acid,1,2,3-propanetriyl ester;Butanoicacid,1,2,3-propanetriylester
三丁酸甘油酯CAS号 :60-01-5
分子式:C15H26O6
分子量:302.36
三丁酸甘油酯EINECS号:200-451-5
标准:企业标准
性状:微黄液体
三丁酸甘油酯
主要特点
丁酸甘油酯在畜牧业应用中的主要特点有:
1、全过胃—100%过胃;
2、防肠炎—预防结肠段营养性腹泻和增生性回肠炎;
3、护黏膜—前肠、中肠、后肠三点均匀吸收,有效修复肠黏膜损伤,全面保护肠黏膜;
4、促泌乳—增进母猪采食量,促进母猪泌乳,提高母乳品质;
5、快供能—为肠黏膜细胞快速提供能量,促进肠黏膜快速生长发育;
6、长整齐—促进断奶仔猪采食,提高营养物质吸收,显著提升猪群整齐度。
作用机理
丁酸甘油酯作为饲用肠黏膜营养活性脂肪,其作用机理为:
(一)供能
肠黏膜细胞迁移是一个耗能的过程,肠道黏膜营养不足,肠黏膜细胞内源性“饥饿”,就会造成肠绒毛萎缩,导致肠黏膜功能性表面积减少,吸收能力下降,肠粘膜免疫屏障作用减弱,导致仔猪腹泻及禽水便、饲料便。
丁酸甘油酯在胃液中不分解,即可以“全过胃(by pass the stomach)”。一部分丁酸甘油酯直接被肠道吸收,在肠黏膜细胞内水解为丁酸和丁酸甘油一酯,水解出的丁酸为肠粘膜细胞迅速供能。未被前肠、中肠利用的丁酸甘油酯和丁酸甘油一酯,到达后肠后,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丁酸,为后肠粘膜细胞提供能量。
丁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,是肠道上皮细胞主要能量源,可显著刺激肠上皮细胞增殖,增加小肠绒毛高度,保证肠粘膜细胞的正常迁移,进而促进养分吸收、增强免疫力、改善动物健康、降低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、提高生产性能和降低死亡率。
(二)杀菌
丁酸甘油酯具有分子极性,可有效穿过一些主要病原菌的亲水性细胞膜,侵入细菌细胞内,进而杀死有害菌。
丁酸甘油酯与丁酸甘油一酯对主要定殖于后肠(hindgut)和盲肠的病原菌(如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),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(如丁酸钠)。
主要用途
三丁酸甘油酯,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丁酸酯化而成的甘油酯。存在于奶油、鱼肝油与汗液中。肠黏膜的发育与成熟状况是制约幼畜快速生长的关键因素。丁酸甘油酯能快速补充肠黏膜营养——丁酸促进肠黏膜的发育与成熟,修复各种应激引起的肠黏膜损伤,进而改善肠道健康,控制腹泻及提高生产性能。
丁酸甘油酯在畜牧业中的主要用途可归纳为:
1、提供肠黏膜细胞能量来源,促进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,增加肠绒毛高度,促进养分吸收;
2、通过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,增进肠道屏障功能;
3、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(如乳酸菌)增殖;
4、在肠道释放缓慢,直达后肠,与丁酸钠相比,速能呈3倍增加丁酸有效性;
5、提高动物体抗病、抗应激能力,缓解各种应激损失;
6、提高动物生产性能,为抗生素类促生长剂的*替代品。
推荐用量,(以60%粉剂)
动物品种与期别 | 推荐添加量(kg/t配合饲料) |
仔猪(刚断奶—断奶后2周) | 0.5-2(养肠)3-6(杀菌) |
生长猪(体重≤30kg) | 0.5—0.75 |
肉鸡(0—21天) | 0.3—0.8 |
蛋鸡 | 0.5—1.0 |
牛 | 2.5-3.5 |
羊 | 1.5-3 |
兔 | 2-3 |
贮藏 本品应遮光、密封,存放于阴凉干燥处。
包装规格:25kg/桶,200kg/桶。
三丁酸甘油酯级别:饲料级
【存储条件】:本品应密封遮光,避高温,贮存在干燥、阴凉、通风良好的地方
【产品包装】:200g/铝箔袋,1kg/铝箔袋,25kg/纸板桶;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
【运输方式】:快递或物流,国内快递三天至五天内到达,物流五天至七天内到达.报价一般均含国内运输费用
